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诗经》:从复杂中提炼纯粹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2013-11-25 18:12| 發佈者: 沙坡| 查看: 1794| 評論: 0|來自: 广州日报

摘要: 从复杂中提炼纯粹,进而发现纯粹能引导复杂归于有序,这是孔子删《诗经》的期待。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意思是《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可以说是:思想纯朴纯粹,没有刻意 ...
从复杂中提炼纯粹,进而发现纯粹能引导复杂归于有序,这是孔子删《诗经》的期待。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意思是《诗经》三百篇,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可以说是:思想纯朴纯粹,没有刻意与虚假的东西。今人对“思无邪”的解释多以“思想纯正”解释,这似乎是很宏大的词汇。因为什么样的思想是纯正的,有一个以什么为标准的问题。 


  回到“邪”字本身,邪者,偏也,曲也。我们读《诗经》,大抵能感受到它发自真情,是人本真的流露。所以《诗经》的诗是人真实情感之抒发,不矫情、不虚伪。《诗经》所涉,虽然来自于无限复杂的家国人事,但流露的却是没有掩饰的天性与情感。如《伐檀》是工人在劳动时的吟唱,其真情与怨艾非常真挚。《诗经》里即使是偷情的诗,也让人觉得真实。


  荀子说“文者,伪也”,认为文字容易有虚伪的感情,主张不矫情、自然率真是好诗文的境界。所以古人诗文,皆以自然天成、妙手偶得为至善。苏轼主张文字要“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这就像康德主张的“当下第一念的动机,是最具道德价值的。”一旦计度琢磨,便会像荀子说的“化性起伪”了。这就是为什么孔子删定的《诗经》里也有“淫奔之诗”。朱熹认为,《诗经》里有两类诗:一类有利于性情之正;另一类则是有意提供“反面教材”让人心生戒意。


  以孔子的此论品鉴诗文,我们就会发现,古今诸多应时应景之作或政治吟唱都徒具其表而无实质内容,无法感人。所以,思无邪,能真,则至善。宋人程灏抓住了本质,说:“思无邪者,诚也。”
  孔子曾对孔鲤说:“不学诗,无以言。”就是不学习《诗经》,就不知道怎么把话讲清楚。孔子甚至认为“不知言,无以知人也。”即不知道怎么把话说清楚的人,也就不懂得人是怎么回事。可见,《诗经》还是古代学子的启蒙书。《诗经》里面选择了风、雅、颂三百篇,大到治政得失,小到情感幽思,都很丰满,也很复杂。但从这种复杂中可以体会出纯粹与淳朴。人心一旦得到这种纯粹性的滋养,就能在现实的复杂中回归纯粹与淳朴。刘伟见
来源:广州日报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