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阎崇年《大故宫》首发 郑欣淼否认故宫是个"壳"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2-2-29 14:45| 發佈者: 偷月| 查看: 1544| 評論: 0|來自: 钱江晚报

摘要: 记者 王湛   把新书首发式开进故宫,并请来新老两位故宫院长吆喝,这还是第一次。 昨天,78岁高龄的清史专家阎崇年带着他的《大故宫》,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开了个沉甸甸的发布会,刚刚上任的故宫博物院院长 ...
记者 王湛  

把新书首发式开进故宫,并请来新老两位故宫院长吆喝,这还是第一次。

昨天,78岁高龄的清史专家阎崇年带着他的《大故宫》,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开了个沉甸甸的发布会,刚刚上任的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原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都满怀敬意地来了。

吸引单霁翔的,首先是一个“大”字。

“关于故宫的‘大’,大家都有切身的体会,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故宫、紫禁城72万平方米的面积,8700余间殿宇房屋。”但在单霁翔看来,故宫的“大”体现在更高的层次和意义上,“近来,全院同仁对故宫可移动文物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详细清点和注册登记,使得故宫的文物藏品由一百万件上升到了一百八十多万件,故宫的影响更加广泛了。”

《大故宫》从成书到上央视“百家讲坛”,郑欣淼一直都在支持阎崇年。昨天,他还甚是认真地发言,“‘大故宫’的概念,实质就是故宫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和连续性。这两年,故宫改变了以前不断被外单位使用地皮、房屋的现象,故宫的很多历史建筑、文化空间得到了完整的保护,进而使诸如御史衙门、端门这些地方得到了管理和保护。”

在郑欣淼看来,阎崇年的《大故宫》做得最好的,是能把北京的故宫博物院和周围的文化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皇家建筑物,包括藏品,这是我们看到的。还有我们很多看不到的,包括里面发生的人和事,它的典章制度、日常生活、宫廷的斗争等。这样看故宫,才是一个立体、生动、丰富的,可触摸的故宫。”

郑欣淼还义正辞严地反驳道:“有人说故宫的东西都被运到了台北故宫,说北京故宫的古建筑只是一个壳,这个说法是不对的。首先,这样说的人不知道故宫的藏品有多多,同时看不到文物藏品和宫殿不可分割的关系。正因为有这个内在联系,所以尽管现在很多文物分散在海内外,但这批文物的根都在北京故宫。只有把这些文物和故宫历史文化看做一个整体来研究,这一个一个孤零零的文化才有了生命,有了灵气。”

“台北故宫博物院,他们藏品65万件,和北京故宫博物院的180万件合一块儿,大致算250万件,不得了。”让阎崇年自己来解释“大”字,他说,“故宫里的档案,大家过去不太重视,其中有一部分档案是明朝末年宫纸的背面记录形成的档案,还有些档案,是在书页的行间距里写下的,这种档案可以说是无价之宝。这种档案,汉文一千万件,满文两百万件,还有蒙古文、藏文,所以我说故宫的藏品丰富,这也是‘大’的概念。”


来源:钱江晚报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