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丝路文化遗产地遭多重危害 专家谏言注重预防保护

国学新闻| 文化新闻

2013-8-5 20:52| 發佈者: 对酒當歌| 查看: 1578| 評論: 0|來自: 中国新闻网

摘要:  中新社敦煌8月2日电 (记者 冯志军)敦煌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旭东2日表示,丝绸之路沿线的河南、陕西、宁夏、甘肃、新疆等省区的文化遗产地以其丰富、辉煌灿烂的艺术典藏闻名于世。但是,这些历经数千年的文物古迹 ...
 中新社敦煌8月2日电 (记者 冯志军)敦煌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旭东2日表示,丝绸之路沿线的河南、陕西、宁夏、甘肃、新疆等省区的文化遗产地以其丰富、辉煌灿烂的艺术典藏闻名于世。但是,这些历经数千年的文物古迹在向世人展示独特文化内涵的同时,自身也面临着来自自然和人类的威胁。  


  正在甘肃敦煌市举行的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六届丝绸之路国际会议上,王旭东在主题为“关注环境问题,保护文化遗产”的会议上,发表了《环境变化与丝绸之路古遗址保护》的主题演讲。他说,如何使这些珍贵的文化瑰宝久远长存,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报告中,王旭东引用令人震惊的图片和数据分析,展示了中国文化遗产地面临的自然侵害和社会环境影响,包括地震、沙尘暴、阵雨、洪水、崖体坍塌、旅游、基础建设、大气污染等因素。


  王旭东介绍,当前,对于文化遗产地遭受的多重危害,敦煌研究院一方面采取抢救性保护,例如,壁画与彩塑的保护修复、崖体的保护加固和土遗址保护加固;另一方面更加注重预防性保护,加强遗址环境的监控与管理、构建检测与预警体系、采用数字化技术保存和展示、建立游客中心拓展展示内容。


  “为了应对环境变化给丝绸之路古遗址带来的威胁,应该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王旭东表示,应实施包括:开展全球气候变化对丝绸之路古遗址的影响评估与防治对策研究、加强丝绸之路古遗址的预防性保护技术研发与应用。同时,建立丝绸之路古遗址预防性保护体系,健全丝绸之路古遗址应对环境变化的保障机制、开展丝绸之路古遗址游客承载量研究,缓解旅游给丝绸之路古遗址保护带来的压力,以实现文物保护与旅游的双赢。(完)
来源:中国新闻网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相關閱讀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