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就像一場化學反應,無論是缺少催化毫無動靜,還是過度反應,所帶來的影響不僅僅是兩個人的,也是兩個家庭的。而正在南京新聞綜合頻道熱播的電視劇【門第】,探討的正是涉及兩個家族的婚姻觀,從古至今都在爭論不休的『門當戶對』話題,所製造出的矛盾不僅讓劇情在推進中碰撞出無數火花,更引起觀眾熱議,而這樣的話題甚至國學大師於丹也曾參與討論。婚姻中究竟要不要『門當戶對』?似乎永遠爭不出結果,不少觀眾坦言,【門第】雖然並非一本婚姻教科書,卻讓人在其中摸索到不少相處之道的技巧。
真實現狀―― 尷尬的不是自己是家人 劇情:一個是窮酸小子,一個卻是富家千金,佟大爲飾演的何春生與於明加飾演的羅小貝從對抗到相知相愛,『門不當戶不對』一直是他們的困擾,因『門第』差異導致的社會地位、生活習慣的格格不入,讓劇情中常有啼笑皆非的場面,而兩家之間更有不停的矛盾衝突。 現實: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對應感受,這是觀眾在看完電視劇之後的最大感受。不過在不少觀眾的眼中,『門不當戶不對』的尷尬或許只會出現在兩個當事人之間,但是觀眾徐先生告訴記者,【門第】中牽涉到兩家人啼笑皆非的尷尬,才是兩人真正矛盾衝突的根本。 徐先生告訴記者,與電視劇不同的是,他與妻子的身份與劇情有些對調:『相比之下,我的家庭稍富裕,其實我們兩人倒真是沒什麼,可是對方家庭卻相當在意。』 在很多時候面對丈人與丈母娘,徐先生都異常尷尬,『他們接受不了一頓飯3000元的花銷,有時出於好心送出千元禮物給他們時,老丈人自己覺得受不起,覺得在我家人面前抬不起頭,久而久之兩個不同觀念和條件的家庭摩擦越來越多。』曾經徐先生以爲『只要她願嫁我願娶』就行,如今看來似乎有些天真,『我們自己不尷尬,尷尬的是雙方家人。最終導致我與妻子在辦離婚手續。』 觀眾建議―― 南京大媽給出解決之道 劇情:羅小貝不知道何爲柴米油鹽,而她嫁給的何春生則是個連水果榨汁都嫌浪費的窮孩子。沒有相愛前,羅小貝說:『我從小生活在一個優越的環境裡,研究生畢業,我馬上會得到一個高級白領的工作,可您非讓我嫁給一個只有中專文化的超市服務員,讓我跟一個野蠻的沒有文化的人在一起,我會幸福嗎?』 現實:電視劇中,男女主角雙方『不對稱』的婚姻已經成爲現實,編劇只能在其中尋求解決之道。可矛盾如何解決? 南京台的『大媽看片團』觀看之後,用現實中的親身感受與實例告訴記者,她更贊成『門當戶對』,『孩子們互相喜歡是重要,但是門當戶對這樣的婚姻在現實生活中確實失敗較少,更加和諧。』 這位大媽說,她的女兒也有這樣的經歷,『其實婚姻中兩個人是沒有對與錯的,如果真正要談什麼解決這樣不對稱婚姻的秘籍,我只能說面對這樣的婚姻,要做好準備,因爲確實有些艱難。婚姻中兩個人沒有對與錯,互相包容寬容,才能走很久。』 名人指點―― 不挑門第挑價值觀的默契 劇情:『擇偶』背後有醜惡、有欺騙、有陰暗、有現實,羅小貝在經歷了一系列的家庭變故之後,終於明白了婚姻最重要的是什麼,真愛衝破了現實和心裡的門第觀念,與何春生相擁淚下,開始了全新的婚姻生活。 現實:能夠得到大圓滿結局的,也只有在電視劇中才能常見,生活更加現實也更加殘酷。不少即將踏入婚姻的年輕觀眾看了【門第】之後不禁疑問,如果還有的選,究竟如何看待『門第』觀念?要如何選擇?讓人驚訝的是,於丹也對此發表過自己的看法:『我不贊成挑門第,但要挑兩個人價值觀的默契,而價值觀是可以在後天的教育中形成的,價值觀比門當戶對更重要。因爲每個人不是圈養在家裡的,你們要走進社會,要去工作。』 於丹以自己爲例,『我和我老公兩個家庭環境就特別不一樣。』於丹父親是一個知識分子,多年來從事文史研究工作,從小背著古詩詞長大的她備受呵護,『而我公公是一個普通工人,家裡有四個兒子,可以說過著特別粗糙的生活,我老公在家裡排行老大,他習慣性地願意承擔責任,我和老公的婚姻雖然不門當戶對,但是恰好達到了對稱和互補,融入對方的圈子。』 記者 王婕妤 來源:金陵晚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