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藝術品市場中一直屬於小眾冷門的架上雕塑,在2013年藝術品市場調整期,卻以其裝飾性、獨特性、觀賞性等特點吸引了越來越多藏家的注意力。不過,業內人士表示,雕塑買家多為具有較高欣賞水平的人士,滿足裝飾家居所需,雕塑要想走入大眾收藏領域,仍然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市場價格不及油畫 所謂『架上雕塑』,是指雕塑家個人探索性較強、創作風格較明顯、受公共環境因素制約較少的一類體量較小的雕塑,因多在軸架上完成而得名。 在北京、山東多家畫廊、雕塑展覽館,不少雕塑展品都出自名家或專業院校的教授之手,價格高的在50萬元上下,低的在2萬至3萬元之間。『前兩年,一件現代雕塑藝術家的小型漢白玉雕塑的市場價格只有1萬元左右,如今已漲至兩三萬元一件了。』北京某展館負責人介紹,近來,拍賣行和藏家已經開始把注意力轉向雕塑,但和油畫動輒千萬元的成交價相比,雕塑拍賣價格偏低,成交量不大,與高價位的中國當代藝術品比起來,價格更是相差甚遠。買家多為裝飾家居 據了解,在去年國內各大拍賣公司的油畫雕塑拍賣專場上,多以油畫為主,雕塑數量較少,而且成交價多在2萬元至10萬元之間。一些拍賣行工作人員認為,目前,雕塑收藏市場還在起步,購買者多為裝飾家居,以5萬元左右最受歡迎。收藏雕塑要考慮四大因素 天津市著名工藝美術師石瑞福認為,收藏雕塑前景可期,由於名家原作雕塑的國內價格僅為國外價格的十分之一,而且雕塑是『歷史最久遠、層次很高』的藝術門類,具有其他藝術作品不可替代的地位,目前正處於低價位運行的雕塑無疑具有極大的升值空間。 此外,收藏雕塑作品要考慮四大因素:一是代表性。如作者在各個時期的代表作,或各個地區、各種風格、流派、藝術事件有影響力的作品。二是創新性。能體現藝術家的個人風格,創意、知名度、在行業中的地位等直接關係到雕塑作品的價值及未來的升值潛力。三是裝飾性。無論是人物、動物、宗教造像還是建築裝飾雕刻,都要體現其審美性和藝術性。四是繪畫性。雕塑和繪畫是一對同胞兄弟,互相補充、緊密結合,在雕塑上增加繪畫性一定程度上會提高雕塑的表現能力。 來源:齊魯晚報 |
掃一掃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