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诗人雪莱曾经说:“在一个伟大民族觉醒起来为实现思想或制度的有益改革的斗争中,诗人就是一个最可靠的先驱、伙伴和追随者。”雷抒雁的一生,是用诗歌践行雪莱关于诗人精神论述的一生。
在这篇小文里,笔者不提先生对当代诗歌的贡献如何如何,只想与诸君分享一件与先生有关的小事――― 2009年3月,雷抒雁诗歌创作研讨会在先生的母校西北大学召开。会上,初听有人称自己是“人民诗人”时,我看见先生的眉头锁了起来;随后,又有几位作家评论家称他是“人民诗人”,先生坐不住了,他打断发言者的话,直抒胸臆:“刚才大家用了天才的、伟大的、杰出等词来形容我,以后,请你们在我听不见的时候说,我不欣赏那些词。”他直截了当地表示:“有人说我是‘人民诗人’,我觉得自己担当不起,但我希望自己能为人民多写点东西。” 曾几何时,追名逐利一度成为当今社会的流行病。一些人为名利,甚至不惜弄虚作假、恶意炒作,使人不能不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在这样的环境和风气中,雷先生这番言辞恳切的话,现出人生境界之高,意义自然不同凡响。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雷抒雁讲的这番话,我们并不陌生:早在2006年,95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就曾撰文请辞“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三大桂冠,季羡林先生说:“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 虚名虽是别人给的,但却需要内心的判断和抉择。内心有底气了,啥名头都是虚的。底气十足的司马迁,承受难忍之辱,写出《史记》千古流传。可见,著者的光环不是戴在名头上,而是藏在作品里的。在痛惜雷抒雁先生西去之际,笔者不由得想起这件旧事,也更加尊敬先生谦逊的品格。 我不知道,在季羡林先生和雷抒雁先生的面前,那些不择手段追名逐利之辈是否会感到羞愧?! 章学锋 来源:西安晚报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