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韵国学网 首頁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查看內容

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清华简再证《尚书》系伪本 专家称有重要价值(2)

国学新闻| 学术动态

2013-1-5 17:23| 發佈者: 顺天道化| 查看: 1915| 評論: 0|來自: 北京日报

摘要: 链接 ■清华简第一辑: 2010年12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出版,2011年1月5日,首批成果正式发布,包括9篇文献,包括《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金g》、《皇门》、《祭 ...

链接

■清华简第一辑:

2010年12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壹)》出版,2011年1月5日,首批成果正式发布,包括9篇文献,包括《尹至》、《尹诰》、《程寤》、《保训》、《耆夜》、《金g》、《皇门》、《祭公》和《楚居》。其中,《尹至》、《尹诰》两篇述夏末商初之事,《程寤》、《保训》、《耆夜》三篇内容属商朝末期,《金g》、《皇门》、《祭公》为周朝史事,而《楚居》讲述了楚国历史。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认为首批文献有五大学术贡献:重现了《尚书》及类似典籍、澄清了一些学术史上长期争论的疑难、发现了前所未知的周代诗篇、复原了楚国历史及地理、提供了古文字特别是楚文字研究的珍贵材料。

■清华简第二辑: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贰)》收入了一部已经失传2300多年的历史著作,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将之命名为《系年》。《系年》一共有138支竹简,全篇共分为23章,记录了从西周初年一直到战国前期的历史,其中有许多事件不见于传世文献,可能对《左传》、《国语》、《史记》等典籍有订正作用。

背景

2008年7月,清华大学接受校友赵伟国捐赠,入藏了一批在海外流散多年的战国竹简,总数约为2500枚。按惯例,这批由清华收藏的竹简被称为“清华简”。

经专家鉴定,清华简的内容多为经、史一类的典籍,抄写时间确定为公元前305年前后,竹简文字大多书写精整,其中至少包含有63篇文献典籍,涉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由于竹简上的文字类似楚国文字,再加上同时入藏传为同出的漆绘木笥(装竹简的箱子)残部上有楚国艺术风格的纹饰,判定该批竹简应出土于战国楚国境内。

为了更好地保护、整理和研究这批竹简,清华大学专门成立了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清华大学历史教授李学勤负责组织和协调的清华简整理研究工作。目前,清华简第一辑和第二辑整理报告已于2010年和2011年年底出版。

清华简第三辑八篇文献

《傅说之命》三篇:简文长约45厘米,有三篇,共24支。《傅说之命》是《尚书》的一部分,然而它与东晋时梅赜所献的孔传本古文《尚书》中的《傅说之命》内容全然不同,清华简《傅说之命》的出现,和在《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一辑中刊出的《尹诰》即《咸有一德》一样,确证了传世孔传本为伪书。

《周公之琴舞》:简长45厘米,共17支,是一组乐诗,由十篇颂诗构成,这是与《大武》结构相仿的乐诗,以周公还政、成王嗣位为其内容。

《芮良夫毖》:简长44.7厘米,暂定为28支简。儆戒性质的“毖”诗,是刺讥时政的政治诗。

《良臣》:简长约32.8厘米,共11支,简文通篇连贯书写,主要记述黄帝以至春秋著名君主的良臣。

《祝辞》:是一篇巫术色彩浓厚的简文,其中记录了一些古时巫术咒语,比如遇到失火、溺水等情况时,口中念什么咒语。

《赤鹄之集汤之屋》:简长45厘米,共15支,简文引人注目的特点是有浓厚的巫术色彩。


来源:北京日报     

鮮花

握手

雷人

路過

雞蛋

最新評論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