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龙文化经过了创生、发展、升华三个阶段,龙的历史职能为司水灵物、通天神兽、人杰喻体、皇权象征、吉祥瑞符、民族标志,其精神底蕴是容合、福生、谐天、奋进;龙文化的重要使命是为和谐社会提供动力、为百姓生活增添福乐、为民族团结举起徽帜、为世界和平昭彰公理、为人类文明奉献智慧。 关键词:龙文化:历史职能;精神底蕴;重要使命 龙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中的蛇、鳄、鱼、鲵、猪、马、牛、鹿、熊等动物,和雷电、云、虹、龙卷风等天象经过多元容合而创造的,具备长身,大口,大多有角、有足、有鳞、有尾等形象特征的神物,其实质是中华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经过至少八千年的创造、演进和升华,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和情感纽带。海内外华人都可谓人文意义上的龙的传人。 龙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龙文化指的是有关龙这个神物的文化,包括龙的起源、发展、变衍、传播、文物、民俗、精神蕴涵、现实意义、与其他文化的交融互渗,等等。广义龙文化指的是古往今来的中华民族文化,即中国文化。通常人们讲的龙文化主要指狭义龙文化,但也涉及广义龙文化。 龙文化通过形象、民俗、观念三个体系传承、创新、发展。 龙文化既是根源文化,也是标志文化;既是民间文化,也是官方文化;既是传统文化,也是时尚文化;既是精神文化,也是物质文化;既是微观文化,也是宏观文化;既是中华文化,也是世界文化。 以上是总体上对龙文化的一个定位。 那么,龙文化在历史上有哪些职能?其精神底蕴是什么?在当下和未来,龙文化有哪些比较重要的使命? 一、龙文化的历史职能 综观龙的发展史,可以说大体上经过了三个阶段:1、创生阶段,即由自然物容合、升华为神物(司水灵物、通天神兽);2、发展阶段,即由神物发展至人杰喻体(喻比才俊、指代帝王)、皇权象征和吉祥瑞符;3、升华阶段,即进一步升华为民族标志(代表华人,象征中国)兼备吉祥瑞符。 这样看来,龙的历史职能至少有这么六项:司水灵物、通天神兽、人杰喻体、皇权象征、吉祥瑞符、民族标志。 (一)司水灵物 龙成为司水灵物,是因其容合对象,大多为“水物”和“水相”:鱼、鳄、鲵常年生活在水中;蛇、蜥蜴喜处水湿阴潮之地;猪、牛、马、鹿、熊等离开水也活不下去;而雷电、云、虹、龙卷风等自然天象,全都和雨、水关系密切。龙来自于“水物”和“水相”,是“水物”和“水相”的代表和领袖,于是很自然地就成为“水物”和“水相”的管理者和支配者,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司水灵物。 司水灵物就是水神,在中国,水神就是农业神,因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水利则是农业的命脉。 有关龙的民俗,大都与水相关。 (二)通天神兽 龙成为通天神兽,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龙的容合对象既有水中的蛇、鳄、鱼、鲵,也有地上的猪、马、牛、鹿、熊,还有天上的雷电、云、虹、星宿,及天地间的龙卷风,龙将这些动物和天象容合为一体,自然就具备了水中游、地上行、天上飞三种功能。另一个原因是,人类自从有了精神生活以后,就产生了超越自身局限、摆脱现世苦累,飞腾、翱翔到天上去的愿望,让龙通天,便是这种愿望的寄托和外化。 通天的功能,使龙很自然、很方便地成为一些神仙和远古帝王的乘御对象。 来源:国学网 |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