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0:00:00

您有一張0.1元限時體驗卡,馬上領取獲得VIP尊享特權。

尚书吕刑

2025-5-12 23:26 來自 發佈 @ 有偿问答

《尚书·吕刑》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法律文献,收录于儒家经典《尚书》之中,相传为西周时期吕侯(又称甫侯)受周穆王之命所作。该篇系统地阐述了西周时期的刑法思想、司法原则及具体刑罚制度,反映了早期中国法律文化的核心内涵。以下从文本背景、思想体系、制度内容及历史影响四个方面进行专业分析:

---

一、文本背景与成书考辨
1. 历史语境  
   《吕刑》的成篇与西周中期社会变革密切相关。周穆王时期(约前10世纪),原有宗法制度出现松动,诸侯纷争加剧,亟需通过法律重整社会秩序。篇首"惟吕命王,享国百年"的记载,暗示此次立法具有巩固王权的政治意图。

2. 作者争议  
   传统经学认为吕侯为文本作者,但现代学者多主张其为战国儒家整理之作。出土金文(如《吕鼎》)证实西周确有"吕"氏贵族参与司法,但文本中"五刑""五罚"等体系化表述,可能经过后世增饰。

3. 文献定位  
   在《尚书》今文28篇中属《周书》部分,与《康诰》《酒诰》共同构成西周法制文献群。其特殊价值在于:  
   - 唯一系统论述刑法的专篇  
   - 保留"明德慎罚"思想向成文法过渡的痕迹

---

二、核心思想体系
(一)"德刑相济"的治理哲学
1. "惟克天德"的本体论  
  
  • 最近查閱:

免責聲明:

本平台旨在開源共享精神,請勿發佈敏感信息,任何違法信息我們將移交公安機關;

上一篇: 资治通鉴

下一篇: 论语集释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