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父母的期望要符合实际
4 L# f3 t3 p) |9 |! D+ j x 父母希望孩子在新年有什么表现,首先要了解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的特征,才可以针对出击。9 W7 o& ^# W2 D, q y3 p
自我中心
' d. y2 m! [, N- B 二岁以下的幼儿非常的自我中心,不会轻易理会他人的意愿而就范,甚至可说是目中无人,所以父母首先不能过分期望这个年龄段的幼儿会懂得太多礼仪,否则便会引起很多不必要的冲突。4 G$ T( s9 d/ F6 E; G. i! H4 @
依附心强! Q( A$ ^$ t0 h& s/ b+ k/ k
一二岁的孩子,仍会以父母为安全网,对父母仍非常依附,不太愿意离开父母去接触陌生人,甚至父母在视线范围内也不行,所以需要由父母带着去接触陌生人。2 u7 M0 m; M8 _4 m
语言限制7 c& U0 Q! n7 w
二岁半以下的小朋友语言能力不佳,只能以一些儿语或手势来表达,故不能期望他们见人便会叫人,尤其是遇上新年亲朋好友聚首一堂的“大场面”,小朋友通常会感到紧张,未必如大人所愿地叫人。
$ y2 M$ n/ f5 I/ l 二、出门之前的五项准备工作- C, b3 ?# r0 z2 ]; B9 _ t6 T) }7 e
打招呼
# j q) K$ v1 e& o. B6 k, w; \ ・一岁:一岁以下的宝宝多半还不太会说话,所以事先教孩子用非语言性的方式打招呼。例如抱拳作揖、看到亲朋好友微笑打招呼。
* A# G A- C% q* B ・二岁以上:二岁以上的孩子应该可以说“恭喜发财”、“恭贺新年”、“岁岁平安”之类的吉祥话。发音未必完全正确,或未必能完整地说出这四个字,这点父母要体谅。. e: v' E* j2 J/ \3 O
如何收红包5 A7 W! y: b8 @
・二岁以下:二岁以下的幼儿,不会知道红包是什么,只要告诉他当别人给他时,说声谢谢,然后放进自己口袋或给妈妈,让他知道步骤就成,之前可多练习这些步骤。& s* T$ a$ m5 N
・二岁以上:二岁以上的孩子,开始知道红包内是钱,是属于自己的,可以买东西。二三岁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忍耐力,事前跟他们说好不要拆红包,做到便有奖励,否则便会惩罚,并给他们预备一个袋子去拜年,用来放置红包。3 y X' w! A8 o; c
三、如何接受糖果
f8 K$ u w& S4 q/ P ・三岁以下:亲戚朋友总爱请小孩子吃糖果,不给他们会于心不忍。可是三岁以下的孩子并不一定明白吃太多糖果的害处,所以只要大人自己控制好就行了。
5 o& v4 t* W4 t ・三岁以上:事前定下规矩,每次外出做客时,可以拿多少粒糖果,做到就有奖励,否则就要承担后果,要剥夺他一些喜欢做的事或东西,不过事前也要说清楚为什么,孩子才会服气。% T2 L. n1 m. X1 |. ?
如何不害怕出门做客4 O; C9 _& }9 z* f( e$ Q
虽然这年纪的孩子渴望家庭以外的世界,但毕竟有些胆怯,出门在外需要一点熟悉的东西来支持。所以出门时,别忘了带上一些孩子习惯吃的食品。另外,孩子出门前如果想带上一二件心爱的玩具,父母应该尊重他的意愿。
; T1 I; J. |; |& t- x- J0 n5 v 四、如何不尿湿裤子7 z! Q& g7 S% z
春节家里人多眼杂,在这么多人面前尿裤子,对孩子的打击是沉重的。如果孩子同意的话,可以替他穿上纸尿裤。但要注意,这只是你和孩子两个人的秘密,不可泄露。孩子对你的这份体恤会很感激,并且会更努力地让自己成熟起来。$ Q" P# R# ~/ E4 s! h! z) y
宝宝拜年失礼补救8招
- l3 r9 L ]# F4 W% P: T 孩子大哭
" F8 s J. ?4 J% f1 e4 L 可能发生的事:新年讲意头,所以半岁以下的孩子真的不适合与一大堆成人在一起,一旦不适应他们往往会大哭大闹。7 t8 B- |9 v- |: N/ P( b
父母应该这样:如果父母知道某位亲戚朋友会顾忌宝宝哭闹的,就尽量不要带小宝宝去。
& i' Z, g$ k; D p; E! u3 f3 d 说不吉利的话
6 o/ h) k! t/ [& z2 D# t 可能发生的事:过年,谁都不爱听见“破”、“坏”、“没”、、“光”、“杀”、“病”、“痛”、“输”“穷”等不吉利的字眼,虽然不是什么大事,可听到了,心里总会有些不舒服,特别是家中的老人。' q4 I# C+ F7 O7 K z' p9 X
父母应该这样:告诉孩子过年是个开心的节日,开心的日子就应该讲开心的话。一旦孩子不小心说漏了嘴,在场的人就马上说上两句吉祥的顺口溜来弥补。
. Z0 `8 Z W; t+ _! h 当面拆红包或礼物# b/ Y4 h3 ]+ J
可能发生的情况:中国人通常不会当着赠送者的面拆红包或者礼物,否则会让赠送者不好意思。
8 }0 M8 M' X8 M5 k) H2 ~$ n5 v 父母应该这样:孩子在亲朋好友面前拆红包,父母要懂得解围。同时要说自己都已经教过孩子,以表示自己并非没有家教,让亲朋好友不要太介意。2 i" v, K9 ]2 N# j0 s
二岁以上的孩子会懂得什么是礼物,事前告诉他不可以当面拆别人送的礼物,做到便有奖赏。不过孩子都有好奇心,有时很想看里面有些什么,父母可以让孩子问客人是否可以拆。
R) n: E/ z' M3 \( A 打破东西2 i# t7 |, p" j+ I' C
可能发生的事:带孩子去做客,孩子一旦熟悉了环境,喜欢窜来窜去,一不留神,恐怕就会“纭
, c1 e) q6 ^2 i; _5 ^0 n 父母应该这样:到亲戚好友家中,先留意有否容易打碎的东西,如果有就请亲戚朋友把东西收起;要是小朋友打破东西,要及时用“碎碎平安”等传统讲法解围,然后向主人道歉,并给予赔偿。1 T! s3 I9 |0 d( H7 t* G
不肯叫人0 \0 o4 W; J0 K% M4 q: X3 s# L) H
可能发生的事:春节带孩子外出时,不论对亲朋好友,还是街坊邻居,父母都希望孩子能甜甜地叫上一声,可有时孩子偏偏就是“金口不开”,平日也就算了,可这大过年的,多无趣啊。
0 I) n/ H& _- [* R" e6 _( l4 M 父母应该这样:小小孩面对陌生人与陌生环境会紧张,他们需要慢慢熟悉后才会叫人。三岁以上的孩子,家长事先要跟他说明,可以迟些叫人,但不可以不叫;另一方面可代表孩子跟亲戚朋友说,孩子要等一会才会叫人。你也可以跟孩子讲明,不叫人,就不能玩,以此作为推动力。不过如果孩子就是不肯叫人,不要强求,更不要骂孩子,否则只会造成尴尬。
; e+ I( [8 V) r8 s 抗拒亲朋
$ o. p* {" @! _: z; A" Z 可能发生的事:有些亲朋友好龙看见可爱的宝宝,都想抱一抱、搂一搂,不过宝宝就未必肯会给面子。
( H8 L; ~2 f7 ~1 p 父母应该这样:可以代宝宝讲,“宝宝害羞,等一会和你熟了,就会让你抱了!”让大家都有台阶下。7 {" X1 R9 T+ ~# q- `+ ?
如果孩子是慢热型的,遇上拜年这个大场面,就要揽着孩子紧一点,让他有安全感。例如遇到有胡子的叔叔,孩子可能会感到害怕,只有让孩子先远离一些,等慢慢熟了再彼此接近。
+ _- ?' r) _4 r- f 不肯回家; D4 j' L3 z/ `# N
可能发生的事:孩子玩疯起来往往会没有时间概念,可能连饭也不愿意回家吃、觉也不愿意回去睡。& g5 f6 ]; `& c* }8 z5 {! a
父母应该这样:当孩子玩在兴头上时,不要骤然命令孩子停止,可以事先对孩子有所提醒,让孩子有准备地接受。例可以对孩子说:“再玩十分钟,我们就准备回家了。”也可因势利导,淡化孩子的兴致或转移注意,用拟人的方法,帮助孩子结束游戏。比如对孩子说“小鸭子玩累了,要睡觉了,明明也该回家休息了。”5 \' P0 x( y, w
不肯和别的孩子交流* A) U8 O6 y% B o& D: J
可能发生的事:如果对方有孩子,不管对方的孩子比自己的孩子大或小,大人总会要求自己的孩子与他交往,但这对孩子来说是有难度的。通常孩子会面面相觑,无话可说。1 G+ @0 z$ P2 B# W( S+ @
父母应该这样:如果孩子之间年龄差异较大,父母要为他们找到话题后再离开。对于年龄相仿,但性格有差异的孩子,父母应陪在边上,帮助他们寻找交往的“媒介物”,如:漂亮的小汽车、会发声的娃娃等。等他们能交流了再离开。出门前,父母最好给孩子带一个玩具,以帮助您的孩子与小朋友交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