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5-3 17:55
本节探讨:马儒融合论〔3〕历史脉络。概述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融合的历史进程。
从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开始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社会经历过两次根本性的大变革。第一次,从公元前770年春秋开始,到公元前221年战国结束为止。在这500多年中,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儒、墨、道、法等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学术思想。第二次,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止。在这100多年中,出现了『西学东渐』和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马克思主义简称『中、西、马』激烈碰撞、交锋和交融的局面。如果说,第一次大转变主要是由于中国社会内部的原因所致,那么,第二次大转变则主要是由于外敌的入侵所致。外敌入侵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历史关头,迫使先进的中国人重新思考民族的命运,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因此,这是一次『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其来势更加迅猛,程度更加剧烈,范围更加广大,影响更加深远。
在这次大变革中,以下三种社会思潮对中国社会的走向有着重大影响。
一是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立宪派所奉行的改良主义。立宪派发动的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和思想上的启蒙运功。然而,仅仅103天就宣告破产了。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改良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
二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主革命派所奉行的三民主义。孙中山的早年,是维新派的追隨者。孙中山的中年,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领袖。孙中山的晚年,是中国共产党的同路人。他制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形成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局面。他的一生,是勇立潮头,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一生。
孙中山是鸦片战争以来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代表人物。在他之前,还有洪秀全、康有为、严复等一批先进的中国人。他们所做的种种探索和努力都失败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照搬西方的迷梦,中华民族仍然苦难深重,找不到解放的出路。
三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所奉行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毕生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性成就,为我们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积累了经验和提供了条件,为中华民族阔步赶上时代发展潮流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指导思想,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它是指引我们前进的光辉旗帜。
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启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一理论体系,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新实践孕育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应运而生。它是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长期坚持的行动指南。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渊源,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的根基是党领导人民开辟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立和发展,是近代以来中国思想政治领域中影响最为重大、最为深远的大事。它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和进程,引领了新中国的诞生,正在指引着中国这艘巨轮沿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向奋勇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