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5-3 17:45
【马儒融合论】是我创作的新书,内容是探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即马克思主义吸取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精华,形成、丰富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过程及其成果。
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既是一个敏感的热点话题,又是一个不容回避,也回避不了,必须正面做出回应的重大时代课题。这个问题,由于党的十八大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而引起社会更大的关注、共鸣和反响。
近些年,我对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进行了持续探讨和研究,写了专著【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中华文化百年走势探析】,于2012年7月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次在华韵国学网重新发布,依据新时代的新形势、新情况、新特点,在原著基础上,作了适当充实、完善、修改和调整。我的基本思路是:抓住哲学层面这个核心和切入点,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文化历史走势的角度,探讨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
学术界关于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探讨,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对立说,认为马克思主义与儒学是两个根本对立的思想体系,水火不相容。二是并存说,认为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和儒学作为民族主体价值可以二元并存,相辅相成,不存在谁为主导的问题。三是融合说,认为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关系包括双向建构的两个方面:其一,儒学经过自我变革,以适应现代社会的新形态发挥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其二,马克思主义吸取以儒学为主体的传统文化精华,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党和国家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我坚持融合说,着重探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与儒家文化相融合的问题。
2014年9月2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出席纪念孔子的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建国以来是第一次。因而,不仅国内媒体给予广泛报导,世界各大媒体也高度关注。
我有幸参加这次会议,并亲耳聆听了总书记的讲话,感到倍受鼓舞。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有来自世界各地的50多个国家的代表参加,其中包括世界顶级的汉学专家,可以说盛会空前。身临其境,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只有祖国发展强大起来,中华文化才能更快更广泛地走向世界,中国人才能在世界上享有更多的话语权。
习总书记的这个讲话以及他关于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阐述,应该成为我们研究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的基本方向和指导方针。
本专辑紧扣哲学层面这个核心和切入点,探讨鸦片战争以来形成的中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三种文化鼎足而立的新格局下,中华文化的历史走势和发展方向。
研究重点是:〔1〕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融合的历史脉络;〔2〕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儒学因素;〔3〕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融合的主要原因和历史必然性;〔4〕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哲学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上体现的民族性特征。
通过对上述重点问题的研究探讨,形成以下基本观点:
〔1〕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核心是弘扬中华文化,重构中国人的基本信仰和价值观。
〔2〕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相融合,是近百年来中华文化发展的主线。
〔3〕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相融合,是毛泽东思想的一大特色。
〔4〕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进一步融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
〔5〕马克思主义与儒学的融合,是全方位的。我将按照哲学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三个板块,选择若干关键词,进行具体阐述,力求把马克思主义与儒学融合的整体面貌轮廓地呈现出来。我深知,做到这一点是很困难的,绝非一人之力、一朝一夕之功所能奏效。我的努力,只是投石问路而已。